日本零食! お菓子! Japanese Snacks 發佈了一張相片 — 在民生社區(Minsheng Community) 。
身為嬰兒洗的天主教徒,其實我小時候沒有真的看過聖誕糕。
後來我才知道,這個東西叫做「聖誕糕」。聖誕糕是臺灣獨一無二的聖誕甜點,就像英國聖誕布丁、德國史多倫麵包、義大利潘娜托尼麵包、法國聖誕樹幹蛋糕一樣,它以臺灣民俗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糕仔為基礎,主要以糯米粉和蓬萊米粉混合後炊蒸而成,口感紮實Q彈,保存期限甚至可達數月。
對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信徒朋友而言,發送聖誕糕是習以為常的傳統,但在其他教會信徒眼中,或許就是新奇的驚喜了,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從小上教會的我,對聖誕糕竟然如此陌生。我因此很想知道它的歷史緣由,於是我開始了無止盡的田調,身邊的親朋好友們大概都被我問到鬼見愁了。
首當其衝的當然是持續製作聖誕糕的臺灣教會公報社、十字軒、老順香以及老日香。幾乎是每一位我認識的基督徒朋友都躲不過我的糾纏,其中與我從小交好的看西街教會師母吳旭驊更是被我吵到崩潰。在主教公署服務的黃秋鳳除了替我訪談家族成員以外,甚至為我把問題直接放到教友的交流群尋求解答,此外臺灣教會公報社的阿酥不止提供了所有我需要的資料,更是引薦了許多關鍵人物希望幫我解決疑惑。
在探究聖誕糕的緣由時,我覺得這同時是臺灣教會史的另一個面向。某天當我正與從小受洗的秦賢次老師討論聖誕糕時,幸運地獲得了擦肩而過的大橋教會洪輝煌老師協助。事實上,當我開始籌備著想寫聖誕糕時,我興致勃勃地和好友大談身為教友的探究使命,她極度不看好:「哪裡有什麼難?有辦法看文獻就有辦法寫啊。」
坦白說我覺得很難。很難、很辛苦而且很不容易。
可是有些事情真的不容你不相信。我幾乎都是在最絕望的時候遇見了曙光。某一天在採訪結束之後,我筋疲力盡地回到家,打開手機逐張檢查照片。在那個當時根本沒有注意的畫面裡,一個細節驟然映入我的眼簾——那是一條耶穌魚的符號,低調堅定卻清晰明白,昂然挺立在所有人的面前。
那瞬間我立刻明白,原來我所有的祈求都被應許都被祝福,謝謝,感謝上帝。
特別感謝:
感謝之情,無由表達,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了,就感謝上帝罷。
這篇是柯黨鞭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