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8日 星期三

Food 'made from air' could compete with soya







"We will soon be able to feed the world without devouring it.”



BBC.COM

Food 'made from air' could compete with soya

2020年1月2日 星期四

25-30克的纖維攝入量:



如果你有意進行「低碳飲食」,這篇文章或許能給你更多發現。

......哪些食物含有更高纖維?

富含纖維的食物包括水果、蔬菜,其中一些使用全麥的穀類早餐、麵包和意粉,扁豆或鷹嘴豆等豆類,以及各種堅果和種子等等。

30克到底是多少?

奧克蘭科技大學(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營養學教授艾琳·拉什(Elaine Rush)舉出以下例子,說明如何能夠達到25-30克的纖維攝入量:
  • 半杯燕麥片=9克纖維|兩塊維多麥(Weetabix)=3克纖維|一塊厚的棕色麵包=2克纖維|一杯煮熟的扁豆=4克纖維|一個連皮煮熟的土豆=2克纖維|半杯莙薘菜=1克纖維|一根胡蘿蔔=3克纖維|一個連皮的蘋果=4克纖維
不過,她表示:「在飲食中增加纖維的攝入並不容易。」
aaa
Image caption在日常食物中,30克的纖維是什麼概念?
庫明斯教授對此表示同意。「這對人們來說是一個大改變,」他說,「這是有難度的。」

有沒有簡單快捷的竅門?

英國國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有一整個頁面在介紹這些方法。
當中包括:
  • 土豆要連皮煮|麵包、意粉和米都選擇全麥的類別|選擇高纖維的穀物早餐,比如燕麥粥|在咖喱或者沙拉里加點鷹嘴豆、大豆或者扁豆|用堅果或者新鮮水果做甜品|每天至少吃五份水果或者蔬菜

纖維的好處有哪些?

在分析了185項研究和58次臨牀試驗之後,研究結果發表在了醫學期刊《刺絡針》(Lancet,另譯《柳葉刀》)上。
報告顯示,如果將1000人從低纖飲食(少於15克/日)轉向高纖飲食(25-29克),這一千人當中將會少13宗死亡和6次心臟病。
那還只是計算了這些研究進行期間的數據,即在跟蹤這些對象的十至二十年內。
研究還顯示,2型糖尿病和腸癌的風險也會減少,而體重、血壓和膽固醇也會更低。
而且,纖維吃得越多,健康就會越好。

纖維在身體裏的作用是什麼?

曾經有一種觀點認為,纖維根本沒有太大作用——即以為人體不能消化纖維,於是它只不過是在身體裏走一轉就直接排洩出來。
但事實上,纖維能令我們感覺吃飽了,也能影響脂肪在小腸裏的吸收——而在大腸裏,當你身體裏的腸菌「開飯」的時候,事情就更加奇妙了。
大腸裏存在著數以十億計的細菌,而纖維就是它們的「食物」。
腸道裏就好像是一個釀造廠,細菌在裏面將纖維分解,製造大量的化合物。當然,這個釀造廠裏的東西不像啤酒那麼香,但是卻作用重大。
其中的物質包括短鏈脂肪酸,它能被身體吸收,並在整個身體裏發揮作用。
「我們有這樣一個內臟,專為消化纖維而設,而很多人卻不經常使用它,」庫明斯教授說。

為什麼現在它應該引起注意?

纖維、全麥食品、水果和蔬菜有益健康,這本身並不應該令人感到驚訝。
但是,隨著所謂「低碳飲食」的流行,有人擔心或許人們會因此遠離纖維。
劍橋大學的妮塔·佛魯希教授(Prof Nita Forouhi)說:「我們需要嚴肅地看待這項研究。」
「這當中的發現是顯示,推崇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營養哲學雖然在社會當中越來越流行,但是它令人減少了攝入全麥纖維的機會,這當中所帶來的代價是值得考慮的。」
「研究結論顯示,纖維和全麥攝入對於長遠健康來說無疑是重要的。」
這項研究的目的是幫助世界衛生組織(WHO)制定官方指南,建議人們應該攝入多少纖維,以促進健康。有關指南預計將會在明年發佈。
*在Twitter上關注詹姆斯·加拉格爾(James Gallagher)
Presentational grey line
分析-BBC事實核查(BBC Reality Check
要想提升你飲食當中的纖維攝入量,其中一種值得推薦的方式就是將白麵包換成棕麵包或者全麥。
下圖是英國此類產品在過去幾十年裏的銷量變化,數據來自1974年以來政府一系列關於家庭消費的調查
從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白麵包的消費下跌,而棕麵包和全麥麵包則是上升。
在那之後,白麵包的銷量繼續下跌,而棕麵包和全麥麵包在大多數時間也在下跌,只不過幅度小一些。
於是,看起來是對麵包的總體需求都在下跌,但是按比例算的話,高纖維的麵包所佔的消費比例是上升的。


全麥意大利面對銷售的衝擊並不如高纖麵包那麼大。《英國營養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的調查發現,在人們攝入的全麥食品當中,意大利面所佔的比例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