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1日 星期一

舒國治:新式台菜餐廳應該備些什麼菜




【聯合報╱舒國治】
2014.04.20 03:33 am

有朋友自上海返台,吵著要吃台菜;並且還不是大餐館裏的台菜,而是像海鮮攤自己先在食材桌櫃前選取要點之菜的那種。

這種將海鮮等食材列在攤肆前的小店,何以令久居客鄉的台灣同胞(甚至加上他們的大陸朋友)感到喜歡,其中有一原因是他們吃厭了醬油菜,也吃厭了油兮兮的炒菜。

猶記某次請大陸來的友人吃飯,一進門先點了粉肝、鹹蜆仔、涼筍、鯊魚煙等冷菜,喝著啤酒等熱菜。便只是這些冷盤,已教他們驚豔不已。不久燙的砂蝦也上了, 燙的地瓜葉也上了,一紅一綠,很是賞心悅目。接著又上了白切的鵝肉與鵝掌,大夥仍在等候正蒸著的海魚,而一直到此刻,還未見一個炒的菜。而眼下這些菜,可 以全是原味,怎麼說呢?涼筍,一般我皆叮嚀別放美乃滋,若我自己吃,連醬油也不沾。燙砂蝦,亦可吃原味。地瓜葉若不淋油膏,可沾鵝肉的油汁。正因為少染醬 油、儘可能嘗原味本色,可以吃得多而不撐,也適合下酒。

這種海鮮店舖,若在東海岸,常會備有當季的野菜,山蘇、蕨貓、水蓮、情人的眼淚等。往往一頓飯下來,惟一炒鍋炒出來的菜,是這些蔬菜。多半也不油,並且也不下醬油。有些為了怕蔬菜太澀,會加個幾莖肉絲同炒,亦是頗有見地的筆觸。

近日幾個饕家朋友談及新式台菜餐廳應賣些什麼菜餚,每人都發表不少意見。其中關於台菜在清爽、澄明印象上的優勢,便是前面所提海鮮式版本之例子。然而台菜亦有肉類菜,亦有一盅一盅、一屜一屜端出的宴席桌菜,亦有剁過、搥過、捏過、摻過粉裹過漿的半成品菜,太多太多。

且先看一份簡略的清淡版菜單:

一、冷盤:鹹蜆仔、粉肝、涼筍等,一如前面所提。

二、熱的黑白切:喉管、豬腸、嘴邊肉、蘿蔔、骨仔肉、肝連等(一如取自米粉湯大鍋者)。

三、鵝肉、鵝翅、鵝腸、鵝掌的切盤(一如取自鵝肉專賣店者)。

四、新鮮魚的料理。以蒸為主,偶亦乾煎。有時也烤。

五、蟹、蝦、蛤等的蒸或燙。

六、白斬雞。

七、炸物:雞卷,牛蒡片,豆腐等。

八、炒菜:麻油腰花、菜脯蛋、蔭鼓蚵仔、滷肉(即紅燒肉)、各種燙青菜等。

九、主食:擔仔麵、滷肉飯、炒米粉、鯧魚米粉(引自潮州菜)。海鮮米粉(引自福州菜)。

十、湯類:芥菜雞湯、薑絲肚片湯等。

有人謂,何不將各地的特產放入?譬似台南的現宰牛肉,將溫體的牛肉切片,以熱湯澆下,端至客人面前。前述的鵝肉,亦是將地方特產援引至菜館的例子。

又有人愛吃台式的帶皮羊肉做法,亦可入菜單。

基隆廟口的紅糟鰻,清水的筒仔米糕,台中老城區的富貴亭當歸麵線,新埔日盛飲食店的粄條等,固然皆可入菜單,只是要怎麼烹製得有滋有味,方是關鍵。

肉羹,宜蘭的好肉羹不少,赤肉搥打過再裏薄漿便成,倘一碗中八九條裏有三條是帶皮帶肥帶瘦的三層肉,則口感更好。高級台菜館裏若賣肉羹,宜製成小碗,湯汁也要少,透出烏醋微香便可。

主食,滷肉飯固然具代表性,然好的滷肉飯很不容易,索性只供應白飯。橫豎白飯配菜最雋永。倘真燒得一鍋好的白米飯,又自家煸熬出好豬油,則不妨供應「豬油拌白飯」,飯上加三、五顆豬油渣,再煎個荷包蛋舖飯上,便最美了。

飯後甜品,土芒果打汁,如同一杯稠稠的芒果酪,最稱台灣絕飲。

(作者為作家)

【2014/04/20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舒國治/新式台菜餐廳應該備些什麼菜 | 名人堂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