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粟米與赤藜

 粟米與赤藜


劉還月劉還月&劉於晴的飲食攤
係,自古以來就相當密切,尤其是有些海洋民族,不同的始祖傳說中,都有擕帶粟種渡海來台的說法,由於可以證明,這些民族跟小米的關係,不只密切,而且更是深遠。
原住民粟米的歷史
至於在台灣的歷史文獻中,最早出現粟米或其他糧食的記載,又是什麼時候呢?
中國元朝的汪大淵在《島夷誌略》中,曾經提到「琉球」的物產中說:「地產沙金、黃豆、黍(音ㄕㄨˇ,具有黏性的穀物,如:玉蜀黍。)子…」,一般認定,這裡所指的琉球,也就是台灣。
到了明朝,更多的文獻可以證明,台灣的原住民,已經懂得種植糧食了,張燮在《東西洋考》中說:「四序,草青為歲首。土宜五糓,而皆旱耕。」
顯然在明朝時代,台灣的原住民已經開始種植旱作的米(應說是粟米,也就是小米。)。
荷蘭領台期間,被荷蘭人統治的西拉雅族人,日常生活的主食,已經以米食為主,《巴達維雅城日記》中的記錄很清楚:「彼等居家對於飲食,甚為節制,除以米煮飯外,不食他物。」
明代末葉曾隨沈有容來到台灣的陳第,在《東番記》中,記錄了他所看到的農作:「無水田,治畬種禾,山花開則耕,禾熟,拔其穂,粒米比中華稍長,且甘香。」
這是平埔族人最典型的生產方式,更說明到了明末清初,旱作的米已經逐漸成為原住民的主食。
到了清代以後,台灣開始有了大量的漢人移民,所需要的糧食倍增,因此,米不只成了最主要的產業,種類也相當繁多,大多數的地方志書,都列為〈物產志〉中的第一類,更可見到它的重要性。
原住民的生產方式
台灣的原住民族,自古以來,長期生活在大自然之中,取和用都依賴着大自然,也就自然衍生出「天生地養」的生存觀。
大多數的原住民,既使進入了農作生產的世代,依舊抱持著非常重要的天生地養觀,他們種植作物,基本上只種而不懂得耕,種了之後也不會施肥、除蟲…等後續的工作。至於作物的收成,自然也只能多少算多少,能夠收成的,他們認為是上天賜予的,無法收成的,也就當成老天爺自己要的!
原住民的傳統社會中,只有部落共有的領地,並沒有私人的土地,也就是說,部落領域的範圍內,所有的土地,都是大家共有的,因此部落裡的人,可以在任何一塊沒有人種植的荒地上,種植作物。
只種不耕的生產方式,自然產值不會太高,甚至常發生完全沒有收成的情况,族人除了認為是老天爺的意思之外,當然也會認為是地不好所致,因此他們下一次種植時,就會換另外一塊地來種植,如果收成不好,下一次又會再換另外一塊地,這種生產方式,稱之為「易地輪種」。
志書中的「獲稻」
作物種植之後,慢慢等待作物成熟,但是不是可以開始收成,還必須由巫師來指示,確定可以以後,他們必須先隆重地祭祀過祖靈之後,才開始正式採收。
台灣的第一本「縣志」,也就是周鍾瑄主修《諸羅縣志》,繪有「獲稻圖」,大概可以看出平埔族群收獲稻米的情景;值得注意的是,當時收穫稻米,還沒有借用刀器,而是用手折斷的!
清代的台灣原住民,主要的生計雖然一直都以漁獵為主,但種植粟米已經相當普遍,至於平埔族群,更早已把稻米當作是主食,生產稻米則成為最主要的農事,不管他們種的是粟米還是稻米,收獲的方式全都是用手折斷,並不用刀子割,部落禁忌認為,作物只能取下穂的部份,下一次的收成才會好,如果用刀割,下一次就長不出來了。
他們並不是一次就把所有的米穂都採收回家,而是要吃多少,就採多少,因此有許多成熟的米,就因為留在原地,而被鳥或蟲吃掉了,甚至有不少又掉到地上,或者因為下雨而發芽了。
粟倉與粟祭
早期原住民所種植的作物中,最普遍的可能是粟米了,包括阿美族、達悟族、卑南族、凱達格蘭族、拍瀑拉族以及西拉雅族…,都有祖先渡海來台時,擕帶粟種在船上的例子,更重要的是,在許多原住民的原始信仰中,也都是粟神或粟女神,更有專門為粟米舉辦的粟祭,這些都印證了原住民和粟米深遠的關係。
大多數的原住民族,都會設有特別的粟倉,不只用來儲放粟米,更是部落中最神聖的地方之一。
原住民族傳統主要的祭典,都是米粟祭為主,也就是小米祭典。
小米祭典大多是在小米收穫之後舉行的,各族由於種植的東西並不相同,因此祭典的主角也不相同,卑南族的收穫祭,主角是赤藜,魯凱族的黑米祭,主角自然是黑米,賽夏族的收穫節,重點則是旱稻,排灣族則是特別為小米所舉辦的小米入倉祭。
不同民族的祭典中,最重要的是可以窺見原住民和這些糧食間的密切關係,也因此,這些祭典直到今天,依舊受到相當的重視。
清初的《台番瓜果圖》,清楚地繪出小米,並且解釋說:「小米為社番耕種為糧,與內地無異。」可見這項古老的糧食,在原住民社會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直到今天,小米依舊是台灣原住民重要的主食,不只拿來當作主食,更用來製作各式祭祀用的食品,當然也是釀酒最重要的材料。
來認識赤藜
除了小米之外,古老的原住民社會中,還常取用一種看起來像雜草,所結的果實卻可以充饑的作物,由於成熟時全株通紅,因而稱作赤藜。
赤藜是一種遠望整株都成紅色的植物,因為它的莖有紫紅色或綠色的溝紋,葉片為灰綠色、深紫色或淺紅色,嫩葉或芯則完全呈現紅色,果實如小米般的米粒,卻更為細小,且被紅色的葉衣包裹着,必須花費相當多的功夫,才能取出食用。
赤藜的植株分紅、黃兩種,品系自有不同,口味也略有差異,一般都是混種且混食。
台灣的原住民社會,可能在幾百年前甚至是上千年前就栽種有赤藜,尤其是中、南、東部的原住民部落,更是經常可以見到;另外,在南部西拉雅族人的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的食物。
成熟的赤藜,雖然加工過程繁複,但還是有不少人喜歡種植,最主要的原因是赤藜的種子營養豐富,磨成粉後可以製成糕點,原住民在製作傳統的米製的祭祀食品時,經常廣泛使用這種材料,它的莖葉可以當成飼料,葉子還可以充當蔬菜食用,是一種全株都可以使用的經濟作物。
原住民傳統的釀酒,赤藜也是最佳的材料,用來製麯有助於澱粉糖化,增加釀酒的成功率,直接釀酒,更可釀出酒味甘淳、風味獨特的好酒。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