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4日 星期四

台灣滋味




向明的相片。

****
2012.01.06

http://paper.udn.com/udnpaper/PIC0004/209118/web/

台灣滋味的的理性與感性
王盛弘/聯合報
每道特色小吃都連結到一樁早期農業時代的人文景觀:鹹粥起於農忙時搶工作空檔在田埂邊用餐,滷肉飯、麵線糊是勞動者的早餐,牛肉湯、羊肉湯得講究養生的老饕垂青,米粿、糕點則常見於節慶拜拜……





憑窗俯瞰,維多利亞港就在腳下,當秋陽緩緩落下去,夜色速速升上來,玲瓏剔透宛如琉璃世界的港灣景致,與日本函館、義大利那不勒斯夜色鼎足為世界三大;室內,港灣道18號49樓,余承堯的書法「山不與見,人須往來」荒疏野放,几案上瓶花也在華貴裡蘊藏一分草莽的生動,空氣中有茶水清芳,光華中心工作人員正為等待的聽眾們一一奉上台灣高山烏龍茶。

甫接掌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的張曼娟,為「築夢世紀:台灣百年經典小吃」系列活動中兩場講座,邀來台港兩地知名美食家與會;講座開始前,一夥人於駱克道粵菜館用午膳,韓良露「踩地盤」,輕車熟路點了一桌子好菜。

韓良露能吃善道,她一道道品評,說滋味,談掌故,忽爾回到童少時代味覺的原鄉,忽爾又三江五嶽「比較飲食」,長人許多見識;自稱「自從知道自己愛吃東西,便把吃東西當成自己的職業」的焦桐,「一天可以吃上二十頓」,菜端上桌他並不馬上下箸,而是拍照,驀地聽他唉啊大嘆一聲「太不專業了」,原來是他受美食所誘,只顧著吃而忘了拍照存檔。

寫《香港味道》是許多人旅港的味蕾指南的歐陽應霽說:「吃喝的確是個最佳平台,把五湖四海新朋舊友都召集過來。」他好學生受了師長之託般地,一頓飯倒有半頓透過智慧型手機為大夥兒的消夜找餐廳、訂位子;而劉健威是香港私房菜餐館鼻祖,日日見報的專欄一寫十幾年未曾中斷,他說:「繼平路、羅智成之後,新來的主任張曼娟也是作家,這是港台文化的大不同,香港政府哪會想到委任文化人去作『官』?」

韓良露主持,焦桐、歐陽應霽、劉健威,加上沒有一起午餐的王宣一,五個人一字排開,為香港民眾引薦台灣小吃。

正本清源,韓良露縱覽台灣菜的血統宛如一卷諸多種族交相融攝的歷史清單,包括了原住民料理、閩南料理,荷蘭飲食在台南找得到蛛絲馬跡,北部則有西班牙飲食餘緒,日本人據台五十年產生了漢和料理,1949年國民政府渡海來台,更帶來八大菜系,乃至於近些年的新移民移植了東南亞食物。台菜口味紛呈,包羅萬象。

焦桐進一步解釋,太平洋戰爭前後台北市成為台灣飲食火車頭,當時並無餐館,飲宴請客都到酒家;酒家菜注重食材、排場,結合地方料理,最初以大稻埕江山樓為代表,日據時期,1923年日本皇太子來台,曾指定江山樓負責飲食;稍後,重鎮轉移到北投,南國飯店、熱海飯店等都著有名聲,欣葉、青葉等台菜餐廳班底皆來自北投。

國民政府來台後,魯、川、蘇、粵、浙、閩、湘、徽等八大菜系在台灣有了健全發展,尤其文革十年,飲食傳統在大陸幾乎慘遭摧毀殆盡,更凸顯了台灣保存中菜傳統的地位,焦桐誇口:「全世界最好的江浙餐館就在台灣。」近十年來新移民驟增,女性負擔家計,三分之一擔任清潔工作,三分之一投入餐飲業,為台灣菜增添了新滋味。

王宣一指出,正是如此民族大熔爐也似的歷史淵源,使得台灣飲食複雜多元,家常菜、宴席、小吃、點心,百花齊放;其中又以小吃最饒特色,不僅於日常生活扮演重要角色,也逗引著觀光客的味蕾。王宣一推薦她頻繁光顧的夜市小吃,如寧夏夜市的環記麻油雞、許家知高飯、鴨頭正二代、郭魚湯、豬肝榮,南機場夜市的邱丘虱目魚,以及不那麼盛名遠播的延三夜市,阿美古早味、橋頭客家純糖麻糬都是老字號、好味道。

離開台北,全台各地皆有風味獨具的地方小吃,尤以台南小吃最引人垂涎,王宣一說,每道特色小吃都連結到一樁早期農業時代的人文景觀:鹹粥起於農忙時搶工作空檔在田埂邊用餐,滷肉飯、麵線糊是勞動者的早餐,牛肉湯、羊肉湯得講究養生的老饕垂青,米粿、糕點則常見於節慶拜拜。

日前CNN網站公布三萬臉書網友票選的全世界五十大美食排行榜,台灣食物落了個空,韓良露說:「我們若想以某些食物和世界溝通,恐怕就得讓一些台灣美食會說國際語。」但是,台菜雖然未經標準化、規格化,卻保留了難能可貴的生活的氣味。正是與生活氣息緊密契合的飲食滋味,最得劉健威稱道,比如永康街某餐館老闆的年逾九十的父親長年在自家餐館用餐;反之,他對中港大規模、企業化經營的餐廳保持戒心,在這些連鎖餐廳裡,「很多人是不敢吃自己做的菜的」。

劉健威來台,為了人情,為了風景,也為了食物,食物裡他最鍾情的莫過於小吃。劉健威吃小吃,看重的除了滋味,還有背後的人文意涵,舉台南葉家小卷米粉為例,六十年來獨沽一味,除了三代人品管得宜,「建立品牌成功了,卻不貪婪,沒有將之連鎖化,這份知足也教人佩服」。

歐陽應霽曾在台工作一年,自承若以食物劃分生平,則在乾炒牛河時期、天婦羅炸蝦時期、擔擔麵時期、起司蛋糕時期之外,還有一段生活於台北的木瓜牛奶時期,一年裡喝了豈僅止於三百六十五杯。

歐陽應霽的台灣飲食記憶與人、與空間相連結,1980年代,位於台北中山北路、見證黨外活動的紅玉台菜,歐陽應霽和他的藝文圈朋友,就著丁香小魚炒花生米下酒,談電影談劇場與藝術,有一股老派的江湖味。歐陽應霽說:「當有了真正的美味環境和美味關係,一個社會以及其中的人,從小吃到大都是好滋味,心裡落實自然穩。」

張曼娟於活動專刊寫道:「在香港,只要談起台灣小吃,就不怕冷場。」她曾帶一名香港友人去吃刈包,「享受肥瘦適中的三層肉,加上開胃的酸菜,以及花生糖粉與翠綠香菜的組合」;她對友人說起尾牙習俗,得知那也是個開除人的時機,香港朋友竟然說:「有這麼好吃的刈包,每年被開除一次也值得呀。」因此,張曼娟發現,「美食的神奇之處,就是令我們更樂觀地面對生活。」這就是酸甜苦鹹之外,食物的療癒之味。

兩小時的講座,揭開台灣滋味理性與感性的一角,會後,香港聽眾湧向工作人員,問詢幾位美食家提及的餐廳,準備下回到台灣來時,以味蕾體驗台灣經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