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6日 星期六

起司、高脂食物容易讓人上癮

【美味起司竟像毒品 上癮很難戒】
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團隊使用「食物成癮量表(Yale Food Addiction Scale)」,研究為何某些食物容易使人上癮。結果發現,起司是其中最厲害的角色。
另外密西根大學的研究人員也發現,加工食物容易讓人上癮,尤其是高脂食物。
▲你上癮了嗎?↓↓
你能想像美味的起司,竟然含有與毒品類似的物質嗎?美國密西根大學的…
CW.COM.TW|作者:天下雜誌

2015年12月25日 星期五

港式早茶手工美食的瀕危與希望

手工蝦餃正在消失?香港手工美食的瀕危與希望

港式早茶早已成為粵港文化的一部分。然而近年來,手工點心逐漸被排擠到市場邊緣,由廉價的批量機器生產取而代之。香港手工美食是否正在消亡?有何挽救妙方?
Dim Sum in Bamboo Steamed Bowl
(德國之聲中文網)在過去60年裡,徐海(音)每天早早起床,為他不大但極其受歡迎的早餐鋪子準備各類小籠、早茶。這家位於香港西環、名為"新興食家"的廣式早茶點從周一至週日每天凌晨三點開張,生意很好,老顧客中既有學生,也有中老年人。
徐海今年已經85歲了,他仍然喜歡手工做各式小​​籠點心。他說,新鮮現做是成功的秘訣。
瀕危的手工點心業
然而在該行業,很多人擔心傳統的手工點心工藝處於瀕危中,其原因是餐館們為省錢更傾向於使用大批量機器生產的點心。
"手工現做的食物在蒸過後很美,然而很多如今都是工廠機器做的了",許海說。
他表示,香港年輕一代的廚師們對於這些繁複的手藝活不怎麼感興趣--因為點心主要是作為早茶,需要夜裡就起床準備。"年輕人認為,在該行業(手工點心)工作意味著沒有自由,因為你需要非常早起,工作時間也很長。"
Dim Sum in Hongkong
香港中環的美心皇宮粵菜點心酒樓非常受遊客和本地人歡迎。然而如同徐海一樣,這裡的大廚唐亮鴻(音)同樣表示,目前手工點心也缺乏年輕人才。"該行業面臨的是人手問題,年輕人不願意加入我們",他對法新社說。
他表示,很多年輕廚師都不去中式館子而選擇去西式餐廳、壽司館,因為年輕人覺得這些餐廳更時髦,工作時間也更好。
傳統的點心包括蝦餃、燒賣、叉燒包、奶黃包、馬來糕等等,常配著茶作為早餐。在過去,一個週末慵懶的早茶往往要花上幾個小時時間,然而如今,很多香港早茶連鎖店開始快餐化,地鐵站外的書報亭也能買到。
伴隨著需求的上漲和房租的攀升,很多商家選擇使用從中國大陸進口的大批量機器生產的點心來增加銷量、減少開銷。
"固執"的美食家們
然而香港也仍有一些"固執"的人,不願看到這一手工美食的消亡。
在香港著名的五星級半島酒店,一群十幾歲的青少年穿著廚師大褂,正在用力揉麵團,這是他們參加烹飪大賽的一部份。
"我們需要吸引年輕的一代進入該行業。我們需要這門手藝",半島酒店嘉麟樓餐廳大廚、該烹飪大賽的組織者唐先生(Frankie Tang)說道。
在五位進入決賽的選手中,17歲的吳成龍(音)最終憑藉其香酥的蓮蓉糕點和水果春捲勝出。他說,"我們應該讓人們記住如何做點心。我們應該繼續發揚這一傳統"。在比賽中勝出後,吳成龍獲得了2.5萬港元的獎金和在該酒店學徒一年的機會。
Dim Sum in Hongkong
此外,在香港美食家中,也有一些對手工點心的未來仍然懷有信心,稱人們在家仍然喜歡吃這些點心而且在海外越來越受歡迎,這些都會讓年輕一代的廚師受到鼓舞。
近年來,一些香港本地點心館子獲得國際獎項,一些也被評為"米其林"餐廳。
對未來有信心
香港美食達人KC Koo說,"(吃點心的)傳統仍很興旺……例如,在父親節,你不會去西式快餐廳,而是會去飲茶(吃早茶)"。
他表示,保持作為廣東文化重要一面的手工點心傳統非常重要。"市場在,因此我對於新鮮血液注入有信心"。
畫面轉回了"新興食家"。徐海48歲的兒子徐國興(音)也在追隨父親的腳印。
"我們凌晨1點半來這裡。有時候,我覺得晝夜顛倒,生活在另外一個時區裡",徐國興疲憊地說。但他覺得在漆黑中早起是有意義的。"人們喜歡在早上上班前吃點心、喝茶,補充能量。當人們覺得東西很好吃時,我很開心",他對法新社說。
他表示,他要維持這家館子辛苦掙來的好名聲。"我爸爸已經85歲了,但他仍在這里工作。作為年輕的一代,我們應該努力做得更好。"
  • 日期 25.12.2015
  • 作者 王凡/李京慧(法新社)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三

英國傳統聖誕食物

你問我答:英國傳統聖誕食物有哪些?

  • 2015年 12月 23日
Image copyrightScience Photo Library
問:英國傳統聖誕食物有哪些?哪些方便自己DIY,哪些方便在超市買到?
答:聖誕節的全球化讓世界各地都有過節的氣息,中國雖然是個不信教的國家,但很多年輕人也會在聖誕夜約個朋友一起享受節日的氣氛。在中國況且如此,更不用說在英國的同學們,完全可以地道地感受真正的聖誕。
像中國過年一樣,國外的聖誕節也是家人團聚一起共享大餐。英國的聖誕大餐也極其豐富,包括火雞、聖誕布丁、熏三文魚、蛋奶酒、熱紅酒、肉餡派等等。據說吃聖誕火雞這個習俗,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熏三文魚向來是作為前菜的,超市裏賣的smoke salmon味道就還不錯,可以配上麵包、牛油果,DIY起來很方便。
一般英國家庭喜歡自己烹調火雞,將大量的蔬果如西芹、洋蔥、栗子等,塞進火雞肚子裏,再在表層抹上多種香料,然後才放入烤箱。配菜可以考慮在超市常看到的球形甘藍,外面塗上黃油,再配著培根,味道不錯。
熱紅酒是歐洲一種很傳統的熱飲,在聖誕集市上常能看到,也有很多人家裏是自己製作的。先把橙皮放入預熱至200度的烤箱烘烤10分鐘至表面乾燥,在把紅酒、肉桂、丁香和烘烤過的橙皮放入煮鍋,加入白砂糖,用小火煮熱。
蛋奶酒是17世紀的時候英國人發明的,很具有聖誕氣息的飲品。有一種最簡單的製作方法可以推薦給大家:
  1. 製作牛奶混合物。在燉鍋裏,將牛奶,肉豆蔻,肉桂和香草結合起來。用中低火加熱,直到牛奶稍稍煮沸。
  2. 製作雞蛋混合物。將蛋黃和糖混合在一起攪拌直到變得蓬鬆。
  3. 將牛奶混合物倒入雞蛋混合物中,用攪拌器攪拌,直到素材完全結合。然後將結合起來的混合物再倒回燉鍋中。用中火加熱,直到變稠,大概需要3到5分鐘。不斷地攪動,不要讓混合物沸騰。
  4. 將混合物從火上移開,晾幹。加入剩餘的素材。加入奶油,朗姆或者白蘭地。充分攪拌。用保鮮膜裹住,放冰箱過夜,最後再撒上肉豆蔻或者肉桂棒,就可以享用了。
聖誕肉餡派,雖然聽起來有肉,但實際上在維多利亞中期的時候,碎肉就慢慢不再作為材料之一了。如今的肉餡派,裏面都是水果乾、堅果和肉桂、苜蓿、豆蔻等香料製作而成。英國的超市裏通常有現成的果醬餡料賣,只要凖備好用麵粉、牛油、糖做成的派皮,做果肉餡餅其實件挺簡單的事。
聖誕布丁其實是靠煮出來的,然後再慢火蒸兩三個小時而成。材料則是大量的葡萄幹、黑棗、果乾、醃漬橘皮、黑糖蜜、甜酒、麵包糠混合做成的,成品通常是碗狀、深黑色。
僅僅靠自己一個人搞定這些是不可能的,邀請周圍同學一起,每人一道菜,享受在英國的聖誕大餐吧!

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

IKEA 的哥本哈根創意實驗室 Space 10 的新料理

北歐平價家具巨頭 IKEA 的招牌瑞典肉丸終於要有新口味了!未來設計迷們將有機會可以一嚐「蔬菜丸」、「人造肉丸」、「3D 列印丸」、「酥脆昆蟲丸」......(咦咦咦~怎麼好像怪怪的!?)
原來這是 IKEA 在日前剛開幕的哥本哈根創意實驗室 Space 10,所舉辦的「明日肉丸:未來食物之探索」活動中,針對食物未來可能的短缺及變異進行有趣的探討實驗!其中參與的設計師與創意家們,除了提出以綠藻蔬菜、人造牛肉、營養粉末或富含高蛋白質的昆蟲作為肉丸原料來因應飲食的變化,還有一項「必須動用雙手吃」的料理,真實反映現代人用餐惡習,以及對「慢食」的另類新嘗試,如此畫蛇添足的吃法可是會不禁令人莞爾啊!
在這塊充滿未來無限想像的 Space 10 空間裡,還隱藏著多少設計迷意想不到創意新趨勢呢?不妨先隨著 MOT TIMES 特派作者的腳步,一同前進 Space 10 探索這處生活實驗室的祕密吧!而適逢週末,小編也推薦國內設計迷走一趟剛開幕的 IKEA House,悠閒享受帶點北歐風情的老屋改造設計哦!
⋯⋯更多

2015年12月7日 星期一

It’s nonsense that the poor can’t cook or eat well cheaply


Is it really harder to eat well when you're poor?

They’ve got a bit more wit, wisdom and energy than Barbara Ellen gives…
THEGUARDIAN.COM

12月號design設計雜誌「食 設計」

12月號design設計雜誌「食 設計」好吃上架~
這是「精造」的一期,以食物設計出發,報導東西方4大名廚Jamie Oliver、江振誠…等人的世界觀、英國超獵奇食物展演團隊Bompas & Parr、關注台灣小農的掌生穀粒、主張慢食的王群翔家宴、剖析來自日本祥雲龍吟的擺盤藝術! 從產製者、廚師、超市整個供應鏈中,看見他們對食材、料理、擺盤、用餐環境的設計思考。冬天該吃讓人感到幸福的甜點! 收錄最新全台日式、台式、法式特色甜點店,帶你走訪如藝術品般捨不得吃的和菓子店、設計師甜點店、男子漢做的超紮實布朗尼!
那設計產業的「精造」是甚麼呢? 我們從2015台灣設計展觀察台灣設計師真實生態! 由GRACE帶領好樣團隊策畫的主題展,展出黑生起司、品研文創、Greenroom、美好研創、物外設計、蛋造設計、江口設計、Moissue、路力家器具、Meta Design、東海醫院等設計團隊的「前店後廠」,前店是商品、市場,後廠是studio。前店的意見,回饋到後廠,以消費者需求導向調整設計。這是一種互饋系統,可啟發人,甚至帶動產業,形成一個善意的資訊循環
還有台科大、輔大、師大的新銳老師與雜誌一起參加台灣設計展的一個小總結,老師們熙凱、陳普、廖韡有內心話要跟大家說。
這一期還收錄Tom Dixon、Patricia Urquiola最新採訪、申請英國學校必看的RCA6大熱門科系攻略、全新企劃Global Snap找來在世界各地工作的台灣設計師,以他們的眼睛帶我們看世界。杭州除了西湖,還有中國美院大師建築、from余杭融設計圖書館…跟我們一起來一場冬季設計之旅!
阿呀,還有PAGE鄒駿昇也有微參與,由他評論了6款精品錶,仔細看~

2015年12月6日 星期日

食品標示正名規劃?


米粉醬油正名 義美批不智

高志明指「消費者不甩」網友:衛福部做得對

 
 
 
義美總經理高志明(上圖,資料照片)批,政府將米粉正名為炊粉,醬油正名為胺基酸液,實屬不智。翻攝義美臉書
【戴安瑋、蔡明樺╱台北報導】衛福部研擬將加工醬油正名為「胺基酸液」,讓愛針砭食安政策的義美總經理高志明跳出來批評,他前天在義美官方臉書貼文指政府強勢改名,是和民間古早傳統認知對抗,實屬不智;消費者不甩,更造成生產廠商損失,廠商責任是標示清楚,政府不宜強迫更名。衛福部回應,是否改名,仍在蒐集意見。
義美總經理高志明五日在臉書貼文指:「政府主導的商品改名,消費者不甩;成本增加,生產廠商損失怎麼辦?」他以衛福部去年將米粉正名為「純米粉」、「調和米粉」、「炊粉」為例,廠商因此要捨棄舊包材,重印包材,但民眾到市場還是說要買米粉、不是買炊粉,衛福部現還要規範醬油,其中可能會有一種「胺基酸液」的名稱出現,消費者會知道這是醬油種類之一嗎? 

轟修法沒解決食安

高志明又舉例,太陽餅無太陽、蠔油只含少量、素蠔油無蠔油、鎮江醋非鎮江製造等,皆是「民間古早傳統用語」,強迫改名,可能難如登天。
高志明昨受訪表示,過去八年,每發生一次食安問題,衛福部即修法一次,八年已改八次,但「食安問題解決了嗎?沒有」,現將要選舉,會有新立委、新政府,他寫這一篇,是想讓立委及總統候選人聽得進去。 

主婦:較方便選取

此文引發網友熱議,網友Xin You Lin說:「衛福部做得很對啊,省得總是有黑心商人拿綠豆仁當薏仁賣給消費者?」網友Wu Momser說:「米粉正名後真的讓他辨認出要買什麼米粉」。民眾邱太太說:「現在買醬油時都會看標示,但標示的還是不清不楚,正名後反而方便選取。」
衛福部食藥署長姜郁美回應,推動一連串食品正名的目的是讓消費者認識食品原料、製程和品質差異,並非刻意改變俗名,以植物奶油為例,其製程為植物油人工氫化,若不正名,沿用「植物奶油」易讓民眾誤以為是營養價值高的奶油;化學醬油亦非天然釀造,也須正名避免誤導消費者,至於是否改名為「胺基酸液」,仍在蒐集各界意見。 

「應標示清楚製程」

台大食品安全中心執行長許輔認為,近幾年消費者的食安意識抬頭,政府推動食品正名立意良善,但也不能一昧朝消費者立場靠攏,應多聽聽業界廠商意見,因正名後的名稱可能會和業界的習慣認知有落差,他舉例,化學醬油並非一定得正名為胺基酸液,可沿用俗名醬油,但應標示清楚製程是百分之百水解或天然釀造,供消費者選購參考,讓業界也能接受。 

食品標示正名規劃

◎奶油:
•天然:以牛奶為原料,乳脂含量80%以上稱「奶油」;低於80%為「食用乳脂」或「鮮奶油」
•人造:以氫化植物油為原料,油脂含量達35%改稱「人造奶油」;低於35%為「脂肪抹醬」
◎醬油:
•天然:以黃豆為原料,經天然發酵才能稱「醬油」
•人造:加酸水解、未經天然發酵應正名「胺基酸液」;再經發酵稱「速成醬油」;添加其他醬油稱「調合醬油」
◎醋:
•天然:以穀物、水果為原料,經天然發酵才能稱「醋」或「水果醋」;若添加其他醋稱「調理醋」
•人造:加醋酸製成、未經天然發酵應正名「合成醋」
註:已將非純米製造的米粉正名「炊粉」或「調合米粉」,果汁含量不足的果汁須加註「口味」或「風味」;另研擬可可固形物含量不足的不能稱為巧克力,待正式公告。
資料來源:食藥署 

關西的拉麵通

【朝日報你知】
大阪拉麵通 吃遍300間拉麵店的紐約客
 有位美國男性開了個英日語的部落格,並介紹許多關西的拉麵店。拉麵的口味因店家或地區不同會產生相當大的差異,他深受其中奧妙所吸引,於是從4年前開始介紹了約300間店。他充滿幹勁地說道:「希望可以幫到前來吃拉麵的外國人和日本人。」
閱讀全文:http://asahichinese.com/ar…/cool_japan/people/AJ201504230058
點選右上角可轉繁體喔!

2015年11月26日 星期四

燙一盅麵茶杏仁茶泡椪餅

寒流中市集,古早味,燙一盅麵茶杏仁茶泡椪餅。
佐大甲芋頭顆粒紅豆餅,於是,將滿足一個偉大的隱藏者,一個藐小的革命家。
一個思鄉的孤臣孽子。無何有之鄉。

2015年11月13日 星期五

圖解義大利麵

【圖解義大利麵】
原來義大利麵不是只有 Spaghetti,還有 Penne(筆管麵)、Farfalle(蝴蝶麵)、Chiferri(通心粉)......等種類!
一起跟著少女A的精美圖解來窺探義大利麵的世界吧:)
⋯⋯更多
在來義大利之前,「義大利麵」對我來說,就是一種細細長長叫做 pasta…
CW.COM.TW|作者:換日線 CROSSING

2015年11月11日 星期三

Bach Choy

Chinese cabbage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inese_cabbage
... choy and sui choy. For parachinensis, the Chinese flowering cabbage, see choysum. ... Brassica rapa Chinensis Group, called "bok choy" in the United States.
History - ‎Varieties - ‎See also - ‎References

Choy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Choy
Choy may refer to: ... Big Choy, Choyk Slam, Triple Choy, Choydigree, Choyna, Choys n' Roses, Sweet Choy of mine, Backstreet Choys, Beastie Choys, Choys II ...

Thinking about whipping up a little Bach Choy with dinner tonight... 😂

2015年10月18日 星期日

英國的藝術基金會 Art Fund 近日鼓勵民眾通過食物創作藝術作品

BBC 中文網(繁體) 更新了封面相片。
你知道這一創意來自哪裡嗎?英國的藝術基金會 Art Fund 近日鼓勵民眾通過食物創作藝術作品,並籌集款項。這幅作品脫引而出…http://bbc.in/1GMV4Sb

2015年10月16日 星期五

舌尖: 越南、印尼、緬甸

越南、印尼、緬甸

舌尖上的東協

一碗生牛肉河粉,湯頭要熬煮12小時;一條炸潤餅捲,混合了印尼福建華人、
荷蘭殖民的多元文化。舌尖上的東協,百味紛呈,帶你從飲食重新認識東協文化。
文/陳一姍、黃亦筠、劉光瑩  攝影/周書羽、劉國泰


家喻戶曉:河粉「PHO」

講到越南最家喻戶曉的平民美食,非河粉(pho) 莫屬。最傳統的口味是生牛肉河粉(pho bo),切成薄片的生牛肉,在滾燙的湯中三秒即熟。關於越南河粉的起源,有兩派說法,一是認為越南粉是由廣東移民在20世紀初期帶入越南,也有人認為河粉加入生牛肉,可能是受到法國菜的影響。
胡志明市 New World Saigon 飯店的越南籍主廚示範如何做出一碗鮮美噴香的越式河粉。熬煮12小時的牛骨湯頭,加入新鮮薄荷、香菜、九層塔、辣椒、萊姆汁,清淡開胃。除了最常見的生牛肉河粉,也有牛腩、雞絲、肉丸、海鮮等口味。

街頭美食:春捲「GỎI CUỐN」

越南另一樣代表食物,就是春捲(Gỏi cuốn)。外皮是以糯米製成、半透明的米片,內餡包入生菜、香菜、九層塔、豆芽菜,煮熟的米粉以及鮮蝦,吃時蘸上魚露、檸檬汁與大蒜製成的醬汁。在炎熱的越南街頭,這樣吃最開胃。

味蕾混搭:半橢圓麵包「PANADA」

平民食物──炸到金黃的半橢圓麵包「Panada」,端上桌就很吸睛,內餡包洋蔥、辣味鮪魚,無論口味或外觀都很西式。
這類「印西合璧」的印尼小吃,來自中爪哇三寶隴(Semarang)的「荷蘭潤餅」(Loempia)更是代表。將裹上蛋汁的潤餅捲放進油鍋炸,內餡有馬鈴薯泥、豆芽菜、胡蘿蔔絲等,一條炸潤餅捲背後,混合了印尼福建華人、荷蘭殖民的多元文化。

香料文化:巴東菜「NASI PANDANG」

巴東菜館和巴東牛肉,皆源自西蘇門答臘省會巴東。善於經商致富、具有冒險精神的蘇門答臘商人,把巴東菜館的獨特經營模式傳遍全印尼,甚至在穆斯林人口多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帶動流行。
外觀看起來黝黑的巴東牛肉,就是用多種辛香料、椰奶熬煮超過四小時而成,化在舌尖上,像極了台灣牛肉乾的味道。

喝兩杯歷史:茶鋪

喝茶文化大概是1885到1948年英國統治緬甸時,留下最明顯的遺緒。茶舖賣的是一杯三百緬元(約八塊台幣)的緬甸奶茶。除了紅茶與煉乳是固定成分,每家茶鋪都發展出讓客人一喝上癮的獨到祕方,譬如加陳皮。
茶舖通常也賣塗上酪梨醬的印度烤餅。在緬甸,家家戶戶都有種酪梨樹,也算是就地取材。另外,口味近似雲南菜的撣邦菜——油麵、粑粑絲也很常見。

最受歡迎的早餐:魚湯麵「MOHINGA」

茶舖最受歡迎的早餐是,緬族的魚湯麵(Mohinga)。朋友說,如果敢吃魚湯麵,在緬甸就不會餓死。
將魚放在湯裡燉煮到爛,去骨後放入咖哩、洋蔥、青蔥熬煮到爛,讓魚肉與蔬菜在湯裡化為無形,最後加入香茅與香蕉樹莖熬煮定味。麵是米線,吃的時候灑上香菜、魚露、辣椒粉與炸碗豆餅,加上半個水煮蛋就是一餐。每一年,緬甸政府還會舉辦魚湯麵大賽。